光伏发电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,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光伏并网系统
主要构成:光伏组件、并网逆变器、光伏电表、负载、并网柜和电网。
工作原理:光伏组件由光照产生直流电,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供给负载和送入电网。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有两种上网模式,一个是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,另一个是“全额上网”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有电网覆盖且电力需求稳定的地区,如居民住宅、商业建筑等。
二、光伏并网储能系统
主要构成:太阳能组件、电池、并网储能逆变器、负载和电网。
工作原理:当太阳能功率大于负载功率时,多余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并储存至蓄电池内;当太阳能功率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,逆变器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转换供应负载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光伏自发自用不能进行余量上网、自用电价比上网电价高、波峰电价比波平电价贵等应用场所。
三、光伏离网储能系统(独立光伏发电系统)
主要构成:光伏组件、离网逆变器(包含光伏充电器/逆变器)、储能电池、光伏支架、线缆以及配电箱等。
工作原理:不依赖电网而独立运行,在有光照时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给负载供电,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;无光照时,由蓄电池通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供电。
应用场景:较广的应用于无电或缺电地区,如偏远山区、海岛、通讯基站等。
四、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
主要构成:太阳能组件、电池、并离网储能逆变器、负载、电网,以及光伏电池组件、充电器等。
工作原理:在有光照时,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给负载供电,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;电网停电时,切换到离网状态,通过备电模式给重要负载供电;当电网恢复时,切回到并网工作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电网不稳定且有重要负载的场所,或者光伏自发自用不能余量上网、自用电价比上网电价贵很多等应用场所。
五、光储微网系统(微电网系统)
主要构成:由分布式电源(如光伏、风电、柴油发电机等)、负载、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配电网络。
工作原理:可将分散能源就地转化为电能,然后就近供给本地负载。微电网系统是一种能够自我控制、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,既可以并网运行,也可以在离网状态下孤岛运行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利用多种能源形式、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智能电网系统,如工业园区、智慧城市等。
综上所述,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的不同,可以分为光伏并网系统、光伏并网储能系统、光伏离网储能系统、光伏并离网储能系统和光储微网系统五大类。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,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。